線上虛擬展覽案例-自主智能無人機整體解決方案與飛行服務
智慧城鄉線上館-自主智能無人機整體解決方案與飛行服務
智慧城鄉線上館中的自主智能無人機整體解決方案與飛行服務由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所推出,利用智能無人機隊,搭配AI辨識技術進行場所的安全控制作業。
在設計腳本時,我們便推想,什麼樣的公司需要機隊進行場域的安控呢?辦演唱會的公司?還是護國神山群?由於演唱會屬於動態性質,並非固定場域,使用這樣系統的機會比較低,而戶國神山群可能會是比較適用的場域,因此便以大地域範圍的高科技製造業為主要場景,搭配少許種工業廠房與停車場為次要場景組合而成。空中以中光電的主角--飛行中的無人機加以點綴。用這樣的方式呈現解決方案,是不是比較生動有趣呢?
此外,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發現有一位綠色外星人阿E呢?由於智慧城鄉主題館是經濟部工業局的輔導案,裡面有許多的廠商與解決方案,不希望這些解決方案最後成為一個個獨立的網站,因此以一個故事主軸來貫穿,而這個故事就以一個外星文明想要侵略探索台灣作為主線故事。別忘了看看阿E又在碎碎念什麼了喔!!
您的公司或單位也有類似這樣的需求嗎?歡迎與我們聯絡看看可以迸出什麼創新的火花喔~
虛擬博物館網站該如何行銷推廣?
前一陣子立委針對文化部所屬虛擬/線上博物館的觀展人次進行質詢,由於其中有許多檔展覽都是我們製作的,因此有好多單位都請我們提供相關統計數據。其中有表現很好的單位,也有一些單位表現不甚理想而被立委點名改善,我們也為此感到遺憾。
線上展覽/博物館一旦做好了,觀眾並不會自動流入不請自來,需要透過經營與行銷方能讓民眾知道這檔展覽的存在。線上博物館他就是一個網站,網站若是沒有與該單位的官網進行鏈結、沒有加入Google Search、沒有做好SEO、沒有下網路廣告,就是不會有流量的。
為了虛擬博物館產業的發展與永續經營,環耀實境決定將網站的行銷也納入產品服務的一環,協助我們的客戶在製作虛擬博物館後不必特意的再花經費去做行銷。當然網路的經營是要花費時間的,也需要給我們一些時間才能逐漸看到成效喔!未來我們會進行一些相關的計畫,等一切上了軌道會再告知處理的狀況與進度喔~
世貿商展要如何線上化虛擬化呢?
COVID-19的全球肆虐,商業展覽被迫的得進行革命了。2020年台灣的智慧城市展覽的實體展取消,全球攝影盛事Photokina也宣布無限期取消展覽,這意味著實體展覽將有著巨大的衝擊與轉變。
線上虛擬展覽到底該怎麼辦呢?
在疫情爆發的初期,就有許多商展公司與我們聯繫,他們繼續設計商業展場的布置,用環景的方式呈現在網頁上。認為疫情結束之後,商展的型式就會恢復,只需要在疫情肆虐的期間撐住即可。
其實傳統的實體商展是非常消耗資源的一件事情,人員的舟車勞頓不說,國際展覽要到世界各地舉辦多場展覽,而精美的展場布置就只使用了幾天便拆除,花錢又不環保。COVID-19給了人們一個停下腳步思考的機會,廠商都想要往線上商展的方向前進,各位覺得兩三年後疫情結束後,大家習慣了線上商展,還會回到實體商展嗎?
線上虛擬商展該用哪種方式呈現呢?
線上商展可以把整年的參展資源投入在一個展覽中,配合新品的上市發表,走自己的步調,這也是數位時代該走的方向。既然都進入了虛擬時代了,想看產品的發表為何還要在一個像世貿展場這樣的空間呢?產品的商業模式、解決痛點與使用情境的時景情境呈現,才是最有效益的解決方案。
還沒看過環耀實境所製作的智慧城鄉主題館嗎?先去參考看看吧~
後疫情時代虛擬商展該如何呈現呢?
超越想像的虛擬展覽 – 經濟部工業局智慧城鄉主題館
2020年的疫情打亂了全球的人類的作息和社交方式,許多公共場所都被迫關閉或調整營業時間,許多從未考慮以線上展覽方式來呈現的展覽,紛紛加入線上展覽的行列。環耀實境也有幸的參與了幾種不同型態的展覽,包括藝術展、互動展、虛擬商展。讓我們也來看看這些展覽有什麼不同。
智慧城市展以往是台灣很重要的一個展現創新科技的一個展覽平台,在新冠肺炎的擾亂之下,2020年的智慧城市實體展覽取消了。主辦單位旋即改以線上展覽的方式繼續展覽的進行,但如同購物商店一般的商展,其實效果如何真的無須多加評論。經濟部工業局智慧城鄉是智慧城市展中一個主要的主題館,不甘於使用線上購物般的商展型式,與環耀實境共同開發了以解決方案和解決痛點為出發點的VR環景虛擬展覽的創新型式。
以一位意圖要滲透台灣的外星人特務阿E為主角,開始在台灣的偏鄉小鎮尋找下手的機會,但意外地發現台灣無論是市區還是郊區,都充滿了各種高科技設施與技術而難以找到出手的機會。每一個解決方案是一個環景,環景的場景是這項產品的使用場所,在場所中設計了一些情境,來呈現產品的商業模式與解決痛點。
網址: https://twsmartcity.panosensing.com/
超越想像的互動展
2020年的疫情打亂了人類的作息和社交方式,公共場所被迫關閉或調整營業時間,許多展覽紛紛改為線上展覽。環耀實境也有幸的參與了幾種不同型態的展覽,包括藝術展、互動展、虛擬商展。
互動元素是現在各種實體展覽中經常出現的元素,像是一些按鈕觸控、接近感應裝置有回饋、紅外線觸碰感應或是體感感應裝置,今年與國立歷史博物館、新北茶業博物館共同製作的「茶遊記-茶的超時空壯遊特展」是我們首次融入互動元素,而另一檔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共同製作的「不義遺址特展–請你跟我走一趟」,讓我們將互動體驗再往上提升一個層次;以下為您一一介紹。
茶遊記-茶的超時空壯遊特展
茶遊記-茶的超時空壯遊特展在製作期間,歷史博物館廖館長親自發想設計構想,我們在廖館長所設計的大架構下自行設計每區作品的虛擬化呈現方式,最後雙方都對這項作品感到非常滿意。
看過展覽的朋友都對這展覽的前導影片感到印象深刻,做過這麼多展覽的我們,也著實喜愛這部展覽前導影片。這部影片圍繞著主角 — 植物獵人福君先生,但是在現場展覽中,卻只有一個很小的區域在呈現福君的相關訊息,於是我們就在數位的世界幫他重返展覽主角的位置,製作了專屬於他的動畫頁面來講述他的故事。
前導影片
實體展覽的互動包括轉輪Q&A牆,我們以互動翻牌的方式在電腦上呈現。
展牆上的資訊我們採用動態時間軸呈現,觀眾可以隨著推動帆船來知曉茶葉貿易的歷史。
實體展覽時利用紅色放大鏡觀看圖片後將會呈現各種的茶葉種類,我們也試著將之呈現。
不義遺址特展–請你跟我走一趟
不義遺址特展–請你跟我走一趟是12個藝術作品來講述不義遺址這些場域的故事,所謂的不義遺址是指台灣白色恐怖時代關押、監禁、槍斃與審判這些受難者的相關地點。
展品「國家(出錢的運動)機器」的互動作品中放置了一台腳踏車,觀展者可以騎上腳踏車,騎得越快頭上的斗笠會發出越亮的光芒。我們用滑鼠點擊圖示的方式來達到在現場騎車加速的感覺。
展品「通道」是件沉浸式展演體驗,現場的影片與聲音引導觀展者用身體感受這不義遺址的空間。在網路上我們沒辦法重建這樣的感受,僅能以更具象的方式讓上線的觀眾能接收到藝術家的設計精隨。
展品「新店溪首排等你買」是在諷刺白色恐怖槍斃受刑人的地點現在成為高房價的首選豪宅。現場作品中用BB彈代表沙子,隨手一挖就出現了在此被槍斃人犯的判決書。我們結合了挖掘的動畫,讓線上觀展者能更有親自動手的感覺。
展覽的最後,我們用文字「結束了嗎?」以及互動推開一道牆,牆的倒塌卻又回問觀眾白色恐怖真的結束了嗎?讓觀者省思,這也是展覽所想傳達的寓意。
超越想像的藝術展 –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
2020年的疫情打亂了全球的人類的作息和社交方式,許多公共場所都被迫關閉或調整營業時間,許多從未考慮以線上展覽方式來呈現的展覽,紛紛加入線上展覽的行列。環耀實境也有幸的參與了幾種不同型態的展覽,包括藝術展、互動展、虛擬商展。讓我們也來看看這些展覽有什麼不同。
藝術展中如果是靜態呈現的藝術品,其實以往就是非常適合VR環景導覽網站方式呈現的,例如今年所製作的綠島人權藝術季的VR網站當中,藝術家王鼎曄所設計的「親愛的,親吻我,然後,再會」便屬於類似靜態的光影呈現作品。但很可惜的,綠島人權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是白天,但這項作品最美的時候卻是晚上。這項作品就放在綠島感訓監獄的八卦樓中央,相信大家可以想像月黑風高的夜晚,那裏會是多麼的令人背脊發麻。沒關係,就讓我們代勞吧~另外的一項作品,林羿綺藝術家所設計的「迴聲者群像」,在現場放置五台電視,撥放五個代表人物唱的五段歌曲,聲音分別來自不同的電視機。我們也試圖還原這項作品,由於牽涉網路速度和時間控制,讓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太高深技術的作品,其實底層都是我們滿滿的血淚啊~
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
綠島人權藝術季 VR線上展覽首頁
林羿綺藝術家作品 — 迴聲者群像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團隊作品 — ㄉ一ㄥ‧ Watch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團隊作品 — ㄉ一ㄥ‧ Watch
分不清楚AR和VR的差別嗎? 請參考:
什麼是AR? 什麼是VR? 什麼是MR?
不知道如何分辨VR與AR嗎? 請參考:
如何簡單的分辨VR與AR呢?
VR的方案好多種,搞不清楚嗎? 請參考:
VR有好多種方案,要怎麼分啊?
線上展覽與虛擬博物館
後疫情時代中,線上化是博物館與展覽必然的發展方向。目前常見的線上展覽 / 博物館呈現方式,是像網路購物一樣,將展品如商品般的方式呈現,只差在沒有標價。這模式把展覽變得廉價不說,每件展品之間也失去了連結性。
現場展覽之所以好看,不只是展品好看,更多的時候,我們欣賞的是策展人對展覽主題的整體設計感,包括空間營造、現場佈置與展品的整體呈現。上述的線上購物呈現方式是無法傳達策展人的巧思的。
相關文章:
VR線上展覽有什麼形式呢?
360 VR全景線上博物館總集
以下為您帶來環耀實境的作品「東周實相」為例作介紹,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與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所合辦的展覽。
東周實相 VR線上博物館 首頁
超高解析度環景攝影
高清高彩度無接縫的環景拍攝,超越現場的畫質體驗
結合史博館數位典藏資料,24 / 7 全年無休都能欣賞
VR環景線上展覽網站除了高清的環景照片可以呈現清晰的展品之外,環景同時再現展場的空間氛圍,讓您沉浸在展場中宛如親臨。而且不受開館閉館時間的限制,24小時任意遨遊。網站同時整合博物館本身的典藏資料,甚至比您親臨現場得到的資訊更為充實。
透過環耀實境的攝影技術,讓您在「東周實相」環景展就能清晰看清展品之外,點擊展品還能看見史博館的數位典藏資訊,環景的拍攝美輪美奐,算是線上博物館的代表作品。
常見問題:
藝術展也能做成線上展覽嗎?
互動展也能做成線上展覽嗎?
虛擬商展該如何呈現呢?
什麼是AR? 什麼是VR? 什麼是MR?
如何簡單的分辨VR與AR呢?
VR有好多種方案,要怎麼分啊?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 – 後記
「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
試想,要用藝術來呈現人權事件? 該如何表現?藝術展的線上展將會是個怎麼樣的面貌呢?
接到這個案子的時候,我們反覆問著自己。
這是第一次我們製作以藝術展為對象的線上展覽,過程中,一方面要滿足藝術家對自己作品的堅持,另一方面必須維持良好的使用者體驗與「美」的核心價值。為這檔展覽投注了很大的心力,與人權館、藝術家、策展老師、幾方來回溝通討論才完成整個作品。
前前後後共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包含再次前往綠島重新取景拍攝。畢竟留下的就是永恆,就該呈現最好的影像。
看看展覽,也看看我們的拍攝花絮吧 !
第一趟去綠島時,碰上了颱風,趕著颱風前的寧靜,前一天下午一下船沒多久便進行了戶外的拍攝。(沒風沒雨還會暈船真的是身體不太良好,只好短暫休息一下便開始拍照)戶外場域的拍攝,總是要看天吃飯,尤其是這趟要坐船、坐飛機的離島,可不是說來就來。當時怎會知道會再去第二遍呢...(笑)
第一件拍攝的作品,也是再次去綠島的主因之一。
白色恐怖紀念園區 - 醫務所
白色恐怖紀念園區 - 醫務所
碰到颱風,也是有好處的,島上人不多,多了點清新、悠閒感,少了觀光客的綠島很不一樣。離開那天天氣轉好,也總算是看見了綠島很美的那一面。
火燒島
最後一天的晴天
最後一天的晴天
邊拍攝邊看展覽,呼吸遠離塵囂的空氣。也因為其中一件作品,體驗了平常體驗不到的園區夜遊(?)。推薦幾件作品給大家,雖然現在撤展了,還是可以透過我們的網站好好體驗、參觀,感受藝術家及策展人的心血。很多感受其實也都是在後製的時候,看著拍攝回來的影像、細讀藝術家的文字簡介,我們才得以了解、完整體會到的,然後再絞盡腦汁,希望看網站的你也能感受到藝術家想傳達的理念喔。
迴聲者群像
親愛的,親吻我,然後,再會
白色訓導
ㄉㄧㄥ Watch 家書
K的房間
版畫室與標本室
這是我們在綠島,也不在綠島的故事。 下次去綠島,不妨也駐足停留一下。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線上展 → https://vr360.nhrm.gov.tw/2020gihraf/同場加映:綠島再叛亂案特展 → https://vr360.nhrm.gov.tw/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