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部落格
Metaverse簡介
上一篇文章已經概略提到Metaverse,但它到底是什麼呢?是噱頭,還是走向未來世界?什麼時候會普及?該投資Metaverse領域嗎?且看我們對Metaverse的想像與期待~
Metaverse簡介 ...
玩VR為什麼會頭暈?能用技術克服嗎?
玩VR暈眩的原因來自於人類空間感知裝置的相互矛盾所產生。人類有三套空間感知裝置,兩套在人的眼睛,一套在人的內耳。
第一套測距-立體視覺
人之所以能看到立體,是因為人有兩隻眼睛,兩隻眼睛分別在臉上的左右兩側,兩隻眼睛所看到的畫面,有些許的不同,這種現象稱為視差。大腦經過判讀後,旋轉左右眼將眼球的正中央匯聚在關注的焦點上,這個視線匯聚的動作便能感知距離的遠近,是人類最重要的空間感知裝置。
第二套測距-眼球對焦
第二套測距裝置是眼睛內的對焦動作。眼睛的構造就像是照相機一般,相機對焦透過移動鏡片改變焦距的方式達成,讓你想拍攝的主角對在鏡頭的焦點上而產生清晰的畫面,其他沒有對在焦點上的物體則會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情形。
人的眼睛也是同樣的光學原理,水晶體就像是鏡片一般,,有別於相機鏡頭必須移動鏡片的位置,水晶體可以直接改變厚度達到調整焦距的效果,可以將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越近的物體光線的折射角會越大,睫狀肌拉動水晶體讓水晶體變厚,會較為吃力。越遠的物體折射角度越小,水晶體較薄,睫狀肌會較為輕鬆,因此人類可以透過睫狀肌的吃力程度感受到目前對焦對象的距離。
第三套測距-內耳平衡系統
第三套空間感知裝置是內耳的半規管和耳石器官。半規管與耳石就像是角加速度計(積分後則與陀螺儀等效)與直線加速度計,手機裡就是利用陀螺儀與直線加速度計組合形成了慣性導航裝置(IMU/INS)進行空間姿態的感知。此外,人還在左右耳分別有一套感知裝置,因此對空間運動的感受可能比手機還敏感呢。
內耳的半規管
VR的困境
目前我們的VR裝置,是利用放在眼前的螢幕畫面來欺騙人類的空間感知裝置,螢幕上的畫面分別給左眼和右眼看,這左右的畫面並非相同的內容,而是有視差的存在,將人類的第一套測距系統給騙了,因此讓我們產生進入虛擬世界彷彿身歷其境的感受。
但是第二套系統並沒有因此被騙,眼球始終知道,我的睫狀肌很努力地將焦距對焦在眼前一兩公分處的液晶畫面上。內耳的加速度計們,也很清楚的知道,我並沒有真的移動,有移動的話我的加速度一定會感受到變化。
三套空間感知系統在各位的器官都正常運作的情況下,會給我們一致的答案,並且提供更多的感知資訊讓大腦去腦補、修正錯誤。例如大腦會幫我們消除震動(類似相機防手震裝置)、去除快速移動的前景物體等腦補行為。當三套系統無法提供一致的解答時,大腦就開始出現遲疑,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於是我們的猿猴腦基因出現,認為是我們剛剛吃的香菇有毒,趕快把他吐出來,因而產生了暈眩嘔吐的情形。
目前我們只能用視差原理去欺騙第一套測距系統,其他兩種裝置有辦法騙他嗎?
如何欺騙眼球對焦系統呢?
第二套測距系統可以利用一個稱為光場(light ...
360 VR全景線上博物館總集
台灣360線上數位博物館,有景區、有展覽、有資訊也有互動遊戲,點選目錄連結快速跳至該區欣賞,點選右下角綠色標籤即可返回頂端。
目錄
人文歷史
人物傳記
教育學習
自然科學
藝術文化
設施景點
相關文章:玩VR為什麼會頭暈?
人文歷史
高雄823砲戰紀念館
高雄市政府兵役處
東周實相 ...
一次搞懂 Metaverse 在夯什麼!!
最近超夯的名詞”Metaverse”,從事科技相關行業相信都被這名詞轟炸了一番。
到底什麼是Metaverse? Metaverse有何創新之處?Metaverse時代真的會來臨嗎?
讓您一次搞懂最夯的話題,一秒成為話題之星。
身為科技人,相信一定看過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2018年的電影一級玩家(Ready ...
iPhone12 LiDAR 使用的 dToF技術 <續>
在前一話我們提到LiDAR和結構光的差異,最後面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就是哪一種量測誤差不受距離影響呢?
答案就是LiDAR技術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