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資料不用嗎?|嘉義場工作坊精采回顧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支持教師們在教學中融入更多元化的資源與方法!📚
本次工作坊不只推廣數位資源,各式各樣的教案分享,更為參與教師提供深度的實務指導及靈感激發!
課程聚焦一:臺史博展示了各種數位資源,也詳細解說「時空旅行社」的線上展覽系統!包括模組操作、展覽策劃流程及視覺效果最佳化建議。
系統中「準備中」與「已發布」的展覽分區設計,讓教師能靈活管理草稿與成果,方便學生專題報告使用。透過具互動性與友善設計的模組,如多圖輪播與懸浮模組,教師得以更有效地創作出吸引人的主題展覽。
課程聚焦二:《聽說四月望雨》教案分享,澎湖縣合橫國小許毓恩老師分享其《四月望雨》教案,結合鄧雨賢的音樂劇內容與社會課程,啟發學生透過劇情分析角色關係與歷史背景,並在音樂課程中探索《望春風》、《雨夜花》等臺灣經典歌曲的情感意涵。
許老師善用臺史博音聲資源,讓學生深入了解音樂與時代的變遷。
課程聚焦三:鳳梨教案的跨學科創新,李金鳳老師的【臺灣鳳梨的華麗轉身】教案,以鳳梨為切入點,讓學生探討臺灣產業的全球化轉型過程。
透過感官體驗及數位資源分析,包括清代奏摺與日治罐頭工廠老照片,李老師引導學生掌握圖像解讀能力,提升他們的歷史與批判思維。
未來方向除了數位技術的應用,工作坊強調創作主題可來自學生日常生活,鼓勵以平凡素材構成有趣展覽。教師們在課程中學會靈活運用臺史博資源,並表達將持續推動數位策展與創意教學的決心。
臺史博將繼續與教育界合作,共同呈現臺灣文化與歷史的精彩故事。為教育的未來打開更多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