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人權
人類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條件而遷徙,是自古皆然的現象。當今全球化加速的時代下,資本主義體系下的跨國勞動力流動更屬普遍。今日,許多國家透過各自憲法與法律體系保障基本人權﹔然而,跨越國界移動的藍領勞動者,在經濟、社會、文化及居住環境,勞動條件能否獲得「平等對待」?
台灣社會於 1990 年代初逐步走向基本薪資上漲、高齡化等「缺工」趨勢,政府開始自泰國、菲律賓、印尼及越南等國引進合法移工,從事製造、漁業、照護等高密度與高風險的勞動,至今人數規模逾 70 萬。移工的勞動軌跡,幾乎遍布在每位台灣人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等層面。
當移工的勞動力已成為台灣社會不可或缺的存在時,將不可避免地面臨相應而生的宗教、語言、文化、居住生活、勞動條件等人權議題。近三十年來,當治理體系未能與時漸進,建構起與移工勞動實況相符的權益保障體系,回應社會需求,銜接時代變遷時,台灣的非政府組織與公民社會,持續以實際行動填補制度與體系缺口,敦促人權保障的移工政策。
國家人權博物館等公私立博物館和非政府民間組織,集結成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2020 移動人權」共學團體,關注亞太地區跨國遷徙勞動者的人權處境。這個特展與 15 個非政府民間組織一齊協作策展,激發所有人共同省思:台灣社會歷經三十年光陰,與移工相互依附、共生共存,何以持續讓移工身處高風險、低保障乃至充滿歧視的工作與生活環境?當我們正視「勞動力」,移工身而為「人」的真實需求與基本人權在哪裡?今日我們能夠採取什麼行動或態度改變,可讓彼此共同的未來,趨近「平等」與「共融」?人權路上,沒有人應該被落下。